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4年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中医文化学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汇集了学校哲学、中医学、教育学、管理学专家40余人,逐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的中医文化学科团队,该团队先后入选学校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中医学文化基础与方法论研究”、“中医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中医文化传播研究”、“中医院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四个特色鲜明又相对稳定的学术方向,开展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先后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医药学中的儒道佛思想研究”在内的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等著作十多部。先后开设了6门中医文化课程,开展中医文化系列讲座与系列论坛,指导大学生的2篇论文先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作品一、三等奖,2项中医文化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联合开办的中医孔子学院为西方人打开了解中国文化一扇窗口,成为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医院校学报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其“中医文化”栏目被评为全国文科学报特色专栏。
经过近二十年的学术积累,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以中医学文化基础研究为重点,以文化育人为核心、以传承传播为主线”的鲜明学科特色。2012年学校以中医文化学科为基础,组建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为学校四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3年,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独立培养中医药文化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位
中医文化学博士点、硕士点
2005年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下培养中医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2011年,在“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下培养中医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2013年,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2015年开始独立自主招收中医文化博士、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一:中医文化基础研究
该研究方向以揭示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宗教、科技、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教育等关系为主线,探讨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文化源流与文化基础;以中医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为基础,探讨中医学基本观念及其现代价值;以中医思维方式研究为中心,从方法论角度探讨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以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为关键,以提炼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为任务开展研究。
研究方向二:中医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
该方向主要探讨三方面问题,一是古今中医文化传承方式比较研究。对比古今中医文化传承方式的异同,探讨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融合的途径。二是中医文化与中医教育理念关系研究。探讨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现代大学精神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凝练现代中医教育理念。三是中医文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围绕培养中医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医思维方式的教育目标,构建并优化中医文化课程体系;探讨与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研究方向三:中医文化传播研究
该方向主要以宣传与普及中医文化,提高民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为任。立足于国内与国际中医文化传播平台,深入探讨中医文化传播的核心要素和有效途径,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背景下,为中医文化的传播提供战略选择与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