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医——杏林学子对中医及其发展的理性思考》,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张宗明,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如果不去思考,就容易迷惑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也会陷入困境。学与思要结合,古人学习如此,今人读书亦然。
学中医,读中医书,要细细品味,也要深入思考。与其他学问相比,中医学比较特殊。一是中医学科性质特殊。中医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身上又有携带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与现代科学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式。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医时,既要从自然科学角度去探索,也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维度去解读,唯此,才能真正读懂中医。二是历史命运特殊。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冲击下,其他传统科学纷纷瓦解融合,唯有中医学顽强生存下来,并保持一定生命活力,创造了科学史上一大奇迹。要破解中医这一奥秘既要从中医医学科学价值方面去探寻,也要从社会历史文化维度去破译。三是发展道路特殊。中医几千年发展一脉相承,保持在超稳定轨道上前行。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大健康时代来临的今天,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医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延续千年纯中医发展轨迹,还是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亦或踏上现代化的快车道?探寻中医现代发展之路既要对中医与现代科学关系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也要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对中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刻反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这些特殊性,品读与思考中医,需要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文化的视野、哲学的思维是科学解读中医之道,也是打开中医文化宝库的钥匙。
十七年前,我正式接手学校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和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讨论中,我以主题讨论形式,引导研究生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历史的维度、文化的视角、运用哲学的思维,思考中医及其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没料到,研究生们反应热烈。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学习与讨论,我们将课堂讨论进一步延伸到学术论坛、专题研讨、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并鼓励学生将学习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先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开辟“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中医文化系列访谈”等专栏,专题发表研讨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届研究生的课程作业中,在《医学与哲学》、《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医教育》、《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超过百篇,内容涉及中医文化与哲学、中医药发展等,研究生们在论文中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一些创新观点,有些观点在中医界引发了一些讨论,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为了展示研究生的学习与研讨成果,我们从正式发表的研究生课程论文中,遴选了58篇优秀论文,分为“中医发展之思”、“中医理论之辨”、“中医方法之论”、“中西医结合之路”、“中医现代化之道”、“教育之策”、“中医文化之源”七大主题结集出版。现在回读这些论文,有些观点显得“青涩”、“过时”,甚至有些思想略显“偏激”,但这些都是研究生们学习期间真实思想,是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其中不乏有智慧的见解,有深度的思考。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我们只对原稿少量文字作了技术处理,尽量保持文章的原样。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研究生早已走出了校园,走上了各自工作岗位,许多人如今已是大学教授博导、医院院长主任,但他们在课堂上自信的风采、活跃的思想、雄辩的口才让我至今难忘。这些论文承载着他们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美好记忆,记载着他们求学路上对中医的困惑与思考的心路历程,也寄托着他们中医药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出版文集,是为了留存杏林学子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成长的青春记忆与思想痕迹,也是广大研究生们献给母校六十华诞的一份生日礼物。
(作者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