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看中医]之二:为何中医越来越局限于慢性病的治疗
发布时间: 2016-05-10 浏览次数: 137

[他者看中医]之二:为何中医越来越局限于慢性病的治疗

钱敏娟  编译


Eric I. Karchmer现任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他的学术兴趣包括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科学研究以及医学史等。他是一位医学人类学者(2005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也是一位执业针灸医师。他曾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过为期五年的学习并在2000年获得本科学位。


国外很多人对于中医疗效有怀疑,或试着接受一些经对照双盲临床证实的特定治疗。在中国国内,情况似乎更复杂。大多数人都接受中医在很多病证治疗上的疗效,但也不乏诋毁者把中医视为迷信。如果大家去拜访中医院,可以看到病人因各种疾病而来:风湿性关节炎、牛皮藓、多囊卵巢综合症、糖尿病、胃食管反流、中风后遗症、慢性乙肝、不孕不育、哮喘、头痛等。虽然到中医院寻医问药的人很多,但病人和医生同时也承认西医的诸多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医起效慢,更适合治疗慢性病。人们比较中西医时常说“ 西医治急性病;中医治慢性病”。


对外行和一些医生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反映了中西医的区别,以致Eric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五年本科学习时几乎没有听到人质疑这个说法。中国政府鼓励进行中西医结合,以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大型综合医院会有中医科,中医医院在进行诊治时也大量使用西医和生物医学的技术。但是在急诊治疗中,几乎一边倒的运用西医。若病人是急诊收治,他们都会预料到接受的是基于现代生物医学的治疗,就像在美国和其他世界上大城市一样。


但实际上中医文献中不乏中医治疗急症的案例。为增强中医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早在1980年卫生部中医司就组织了中医内科急症进修班。有名的“西学中”医生黄星垣受命将培训材料收集整理编纂为文本,在此基础上完善形成了《中医急诊学》的教材。Eric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时,也使用过这本教材。虽然相对其他主干课,如中医内科、中医妇科、西医内科、外科等,这门课程课时有限,但授课老师反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而且这门课的授课老师都是从教学医院不同科室请来的(不含急诊科),和其他课程的老师相比更富有临床经验,也更有专业造诣。但等Eric 到学校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在急诊科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中医方法的使用,诊治完全依赖西医,尽管科室里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有中医教育的背景。科室里的大夫勤奋工作,专注新的急救设备和技术的掌握,为成功运用了西医学急救技能而倍感振奋。他们认为要体验中医的好处,等病人情况稳定后他们会有更多机会,但不是在急诊科。


Eric记得当时一起实习的同学里,有人推崇传统中医,对学中医要修读西医学课程已颇有不满,到急诊科时见到中医近乎销声匿迹更是扼腕叹息。临床带教老师针对此,专门强调:在急诊科不能忽视西医的优势。如今不能做纯中医,不同的医学有不同的优势,医学生不应该只让自己限于其中之一。当Eric追问为什么不能考虑加入一定的中医治疗时,带教老师就现有情况下中药汤剂煎制的麻烦做了一个很现实的说明:中药的方剂通常都有十几味药,要称、要煎,很可能要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会耽误治疗的黄金时期。医院药房服务于门诊部及住院部,门诊病人从开方到拿药有个把小时,住院的病人要等的时间更长些;而药房并没有给急诊科设置优先权。此外中药房五点就停止取药,仅有西药房值夜班。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以克服,但无疑“中医治慢性病”的概念因这些困扰更深入人心。一个解决办法是使用新的剂型。如颗粒剂,它能快速溶解,能适应病人快节奏的生活。还有一种新剂型是注射剂,比如以安宫牛黄丸为基础研发的清开灵注射剂。在急诊科清开灵可用于急性中风和高热的治疗,但往往是和西医治疗同时使用。所以总体而言中医治疗在急诊科应用非常少,所以Eric特别有印象在五周的急诊轮转仅见过一个医生用针灸施治。当时病人高热昏迷,主治医生已经准备西医手段干预,一个住院医师准备用十宣穴放血来先退热。十宣穴位于手指的指尖,当时每个指头都放了几滴血。过了十五分钟,围观的实习医生惊喜地观察到病人的体温已经下降了1度。


在急诊科的经历,使得Eric在结束了轮转实习后就没有更多考虑对中医急诊再进行关注,认为教材中中医治疗急症的案例比较理想化。直到2008-2009年,当他参与一个研究项目来收集口述民国医史,在采访了39名老中医的过程中却意外收集到很多中医治疗急症的病例。他的采访对象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略年轻的一辈,都反复告诉他中医治疗急症作用快,效果好。比如南京的周仲英回想起他父亲在1946-1948年治疗很多天花的病例,以及在1946年用通阳化气的五苓散救治霍乱病人的案例。南通的朱良春回忆在1940年登革热流行期间他是如何渐有名气的: 汲取他所跟随两位老师的经验,他差不多三天能帮病人康复。在上海崇明岛长大的沈风阁回忆他跟师出诊所见:当时很多急性病的病人,有肺炎、伤寒、痢疾、疟疾,老师治疗的效果都很好,所以威信很高。刚开始Eric对这些医生对中医治疗急症的描述颇有怀疑,甚至想会不会因为他是外国人所以他们就夸夸其谈让他信服。当越来越多的趣闻轶事出现的时候,Eric开始重新查阅文献,发现之前忽略了很多相似的案例记载。如很多孟和医派的名医,都因为治疗急症有奇效而出名。如巢上芳(1896-1950)善治脑膜炎和其他传染病。丁甘仁,1896年烂喉痧爆发他出手多显效而渐有名气。在后续的采访中Eric也更关注中医治急症的问题,哈尔滨的老医生张琪在访谈时很好地做了总结,他说中医生以前经常治急性病的,而且“中医成名的人都是治疗急性病成名的”。


中医曾经在急症治疗中屡显奇效,但为何在现代急救治疗中却只能被置于一旁呢?如何理解这样的变化,我们是将此单一归结到西医在急救医学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还是也可以归结为相关知识的失传或更多?他者之问,也待我辈思考。


原文标题:Slow medicine: how Chinese medicine became efficacious only for chronic conditions

原文于20157月由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本编译文章有删节,重点关注他者之问,他者之思的更多内容请查阅原文。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